2023年10月16日,乌干达首都坎帕拉迎来了一个重要的合作培训班——“竹木炭生产与利用”海外培训班。在这个为期两周的培训活动中,中国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与乌干达竹业协会联手,派遣8名竹产业专家为乌干达的竹农与行业人士提供指导与经验分享。
中国驻乌干达大使张利忠在开幕式上强调,教育与绿色发展是中乌合作的基石,竹产业正是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绿色产业之一。他指出,此次培训不仅是技术交流的契机,更是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十大伙伴行动”框架下的实质性合作行动,旨在推动乌干达的竹林产业发展。
参与本次活动的专家组组长吴统贵,作为中国国家林草局竹子研究开发中心的副主任,表示此次培训将为参与者提供进一步探索竹业和林业领域特点的良好机会,为释放竹产业的巨大潜力提供支撑。
乌干达水资源与环境部的官员玛格丽特·阿达塔也对此培训表示高度认可。她指出,乌干达目前的能源结构对传统生物质能源的过度依赖,导致了显著的森林退化问题。因此,积极发展竹炭产业成为了解决生态危机与能源危机的重要举措。
根据乌干达国家竹子战略,到2029年,乌干达计划培育30万公顷的竹林。同时,将建立竹制品加工产业链,涵盖家具制造、生物燃料生产等多个领域,最大限度地发挥竹子的效用,推动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竹子作为一种可再生资源,因其生长迅速、适应能力强而备受青睐。竹木炭的生产不仅能减少对传统木材的依赖,还能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缓解生态环境的压力,是实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双赢之策。
此次培训的开展,不仅是技术知识的简单传授,也是文化和经验的深度交流。中国在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为乌干达竹产业的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专家们通过课堂教学及当地考验查证等多样化的培训方式,致力于提升学员们的实操能力和产业认知,引领他们更好地探索竹产业的发展之路。
在培训期间,学员们将学习怎么样高效地生产竹木炭,掌握竹炭的应用技巧,了解市场需求与发展的新趋势,以便为未来的竹产业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提升竹农和产业从业者的知识与技能,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乌干达的竹产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跨越式发展,并为当地的环保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竹木炭的利用不仅是解决乌干达能源危机的必要措施,更是提升当地生态环境的重要方法。所以,教育和培训变得特别的重要。中乌两国在竹产业领域的合作,展现了通过知识分享与技术交流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所带来的巨大潜力。
综上所述,本次“竹木炭生产与利用”培训班的成功举办,将为乌干达推动绿色发展、改善居民生活品质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带来积极影响。随着培训的深入开展,不间断地积累的竹产业技术经验,将推动乌干达的竹产业快速成长,助力国家的可持续发展进程。在今后,两国的合作将继续深化,并走向更加广阔的未来。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